文 | 智見 Time,作者 | 308
在銷量的重壓之下,榮耀又張開雙手,繼續(xù)抱大腿了。
9 月 9 日,阿里云在其官方賬號上發(fā)布消息稱,阿里巴巴集團與榮耀公司宣布全面深化戰(zhàn)略合作,合作范圍包括覆蓋 AI 云基礎設施、AI 模型、AI 智能體(Agent)生態(tài)等多個領域,以及線上線下商業(yè)生態(tài)。
阿里云強調,這是阿里巴巴全棧 AI 技術能力首次整合應用于 AI 手機行業(yè)。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榮耀,雙方對于這次合作非常重視。從阿里云發(fā)出的圖片來看,榮耀 CEO 李健與阿里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共同見證了簽約。
當然,從智能手機行業(yè)的視角來看,這次合作的簽約時機非常微妙。
畢竟,9 月 9 日這一天,幾乎所有行業(yè)內人士的目光,都已經瞄準了即將在次日凌晨舉行的「蘋果春晚」和隨之而來的下一代 iPhone ——在這一背景下,榮耀宣布與阿里的合作,難免有蹭熱度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榮耀 CEO 李健也已經在同一天開始為自家的旗艦機型榮耀 Magic 8 做預熱了。
走開放路線,為何綁定阿里?
榮耀與阿里巴巴這次宣布深化戰(zhàn)略合作,并不讓外界感到意外。
事實上,自從 2023 年國內市場因為 ChatGPT 的橫空出世而誕生了大模型的風潮之后,榮耀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于大模型的擁抱——其中就談到過阿里巴巴。
其中,榮耀前 CEO 趙明在 2024 年 3 月表示,榮耀不會做通用的云端大模型,榮耀核心還是聚焦在端側 AI 能力的構建;這種通用的大模型榮耀還是會選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和行業(yè)內的網(wǎng)絡大模型、通用網(wǎng)絡大模型的合作伙伴來進行合作。
當然,榮耀與阿里巴巴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關系,要到 2025 年。
2025 年 3 月初,在 2025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上,在新任 CEO 李健的主導下,榮耀面向全球發(fā)布了「阿爾法戰(zhàn)略」,宣布榮耀將從智能手機制造商轉型成為全球領先的 AI 終端生態(tài)公司。
其中提到,榮耀將在未來五年投入超過 100 億美元,并將持續(xù)加大 AI 開放生態(tài)投入。
其中,開放成為「阿爾法戰(zhàn)略」的一個關鍵詞,也成為榮耀牽手阿里巴巴的一個重要契機。
2025 年 7 月,榮耀發(fā)布了年度折疊旗艦手機榮耀 Magic V5。在這場活動中,榮耀 Magic V5 成為行業(yè)首個搭載阿里通義大模型和垂直 Agent 應用的 AI 智能體手機,可支持 AI 文本處理、圖片美化、音視頻模式實時互動、出行旅行場景個性化需求滿足等 AI 服務。
在國內智能手機企業(yè)往往都選擇自研大模型的背景下,榮耀的這一動作,其實已經表明:榮耀已經正式牽手阿里巴巴。
那么,榮耀為什么牽手阿里巴巴?
一位行業(yè)分析人士告訴智見 Time,除了阿里巴巴自身在大模型領域的進展獲得認可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阿里巴巴旗下比較豐富的應用生態(tài)早已經與 AI 結合,非常有利于榮耀在手機端進行部署。
實際上,伴隨著榮耀 Magic V5 的發(fā)布,榮耀 YOYO 已首家接入阿里巴巴旗下的飛豬旅行、高德地圖智能體。
比如說,接入飛豬旅行智能體后,榮耀 YOYO 可根據(jù)用戶的時間安排和個人偏好定制專屬旅行攻略,圖文并茂地為用戶推薦游玩景點、制定行程規(guī)劃、預訂往返機票和酒店。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這一智能體能夠做好,確實非常有利于榮耀在用戶端的口碑提升。
實際上,從榮耀 Magic V5 發(fā)布后的情況來看,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手機,銷量表現(xiàn)確實非常不錯——它不僅打破了榮耀歷史折疊屏首銷日記錄,也在歐洲市場實現(xiàn)了首周銷量漲了 75% 的成績。
當然,從 9 月份的動態(tài)來看,榮耀與阿里巴巴的戰(zhàn)略合作,實際上是更進一步了。
根據(jù)官宣信息,雙方將繼續(xù)推進深度合作,依托阿里豐富的商業(yè)服務生態(tài),接入餓了么、大麥、淘票票等更多垂域智能體,將 Agent 生態(tài)拓展到外賣服務、演出電影、辦公協(xié)同、電商購物等更多垂直場景。
由此可見,榮耀與阿里巴巴的綁定越來越深入了。
著力于 AI,優(yōu)勢背后的無奈
榮耀選擇與阿里巴巴達成戰(zhàn)略合作的時機,非常耐人尋味。
實際上,榮耀與阿里巴巴在北京時間 9 月 9 日戰(zhàn)略合作;然而,同一天的美國時間,也恰恰是蘋果發(fā)布新一代 iPhone 的重要節(jié)點。從時間節(jié)點來判斷,完全可以感知到,榮耀此舉頗有蹭 iPhone 熱點乃至于「截胡」的意味。
不僅如此,榮耀在宣布與阿里巴巴合作的時候,也同時在為自家的旗艦機型榮耀 Magic 8 系列做宣傳,甚至將定義為「最強自進化 AI 原生手機」——言外之意,頗有用 Magic 8 系列正面對標 iPhone 17 系列的意味。
那么,榮耀的 Magic 8 系列,究竟在 AI 上有什么獨到之處?
根據(jù)榮耀 CEO 李健 9 月 9 日在微博平臺對于榮耀 Magic 8 的預熱,這款手機所強調的「最強自進化 AI」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硬件、操作系統(tǒng)和生態(tài)。
比如,硬件方面,在采用所謂「最強硬件配置」的基礎上,根據(jù)用戶使用習慣動態(tài)調整性能參數(shù)和資源分配;操作系統(tǒng)方面,榮耀 MagicOS 10 搭載「行業(yè)最強」AI 智能體,帶來更廣泛的自動執(zhí)行場景與更具活人感的交互方式;在生態(tài)方面,則是實現(xiàn)跨設備跨生態(tài)的數(shù)據(jù)流轉、服務共享和自動操控。
不過,針對榮耀關于 Magic 8 的預熱,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質疑。
一位從事于智能手機領域的行業(yè)人士表示告訴我們,榮耀 Magic 8 的「最強自進化 AI 原生手機」的定義,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新意。
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榮耀 Magic 8 依舊會采用高通旗艦芯片,基本上可以確實是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這顆芯片雖然確實很強,但它并不能給榮耀 Magic 8 帶來太大的差異化,因為小米、OPPO、vivo 等玩家也會旗艦機型中搭載這款處理器。
因此,榮耀就只能在 MagicOS 操作系統(tǒng)上下功夫,包括硬件資源調配、AI 智能體,這些都是榮耀在 Magic 8 這款手機上能夠做的事情——但其實,榮耀在 Magic 7 上就已經展示了類似的事情,包括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用 YOYO 下單 2000 杯咖啡。
不過,這位行業(yè)人士表示,盡管如此,榮耀還是有機會做出一些事情,也就是開放。
他強調,如今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各大玩家都在努力搞出一個所謂的周邊生態(tài),但這些生態(tài)多數(shù)都是以自己為主體,比如說小米肯定不會把大模型交給別人去做——相比較之下,榮耀就開放了很多,在大模型、云服務以及應用領域與阿里巴巴合作。
「榮耀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它的開放戰(zhàn)略,當然這也是它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這位行業(yè)人士表示。
榮耀的無奈在于,它必須通過 Magic 8 這款手機沖擊高端,而在硬件和基礎軟件體驗都很難做出差異化的情況下,AI 就成為了它的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榮耀全力做 AI,還有一個關鍵背景是:作為智能手機標桿的 iPhone,其在中國市場 AI 落地依舊拉胯。
實際上,根據(jù)蘋果官方公布的消息,iPhone 17 系列雖然搭載了性能強大的 A19 和 A19 Pro 處理器,但是在 AI 方面,關于「Apple Intelligence 落地中國」的情況,蘋果中國網(wǎng)站依舊標注的是「Apple 智能推出時間依監(jiān)管部門審批情況而定」。
甚至有外媒消息稱,Apple Intelligence 預計到 2025 年年底才會在中國區(qū)可用。
正是基于這一情況,榮耀品牌營銷總裁、首席營銷官郭銳在談到 iPhone 17 時表示, iPhone 17 外觀設計確實亮眼,但 AI 功能在國內還沒真正落地。
但緊接著,他就也開始為自家的 Magic 8 系列做宣傳,并表示這款手機將「開啟 AI 手機新局」。
IPO 前夕,新榮耀的驚險一躍
對于榮耀來說,Magic 8 系列的重要性,已經徹底超越了產品力本身。
一方面,從 AI 落地的角度,榮耀在持續(xù)推進「阿爾法戰(zhàn)略」的落地,并且也在不斷對外證明自己是一家具備成為 AI 終端生態(tài)公司的能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榮耀的 AI 落地,首先還是要體現(xiàn)在智能手機上,其次才能夠向其他設備遷移。
基于這一背景,榮耀 Magic 8 究竟能夠在 AI 落地上做到什么程度,成為一個重要關注點。
另一方面,榮耀在年初經歷了劇烈的人事變動之后,整體的發(fā)展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體現(xiàn)在銷量上,榮耀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和 2025 年第二季度的國內智能手機銷量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同比下滑,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已經連續(xù)兩個季度都已經跌出到前五名之外,淪為 Others。
在這種情況下,榮耀亟需通過一款有競爭力、且能夠走量的旗艦機的表現(xiàn)來提升整體的品牌勢能,并且借此機會穩(wěn)住經銷商體系的軍心。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榮耀 Magic 8 所要承擔的任務。
當然,從榮耀這家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節(jié)奏來說,走向 IPO 已經是一條命中注定的道路,而沖擊 IPO 本身,需要榮耀自身用好的業(yè)績和利潤表現(xiàn)來支撐——這也是榮耀 Magic 8 所要扮演的角色。
原因很簡單,盡管榮耀在今年已經推出了多款機型,但這些車型為了走量,利潤空間很小;但是即使是榮耀 400 這樣的重點機型,其利潤空間也并不是很大,對于維持榮耀線下體系的運轉來說,也是勉為其難。
不僅如此,盡管榮耀也在沖擊高端化的過程中,通過折疊屏手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從市場反饋來看,這個市場終歸是不大,難以在體量上對榮耀的高端化形成有力的支撐。
這種情況下,作為榮耀 Magic 數(shù)字系列的最新作品,榮耀 Magic 8 無疑是一款既要提升品牌勢能、又要走量、還要維持利潤空間的一款關鍵作品。
這也是榮耀如此著力于 Magic 8 這款車型的前期營銷、甚至還要「蹭 iPhone 熱度」來為之助力的核心邏輯。
很明顯,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
不過,一位分析人士告訴智見 Time,隨著榮耀在大模型領域選擇阿里巴巴這樣的選手,這意味著榮耀在自主研發(fā)的力度上,已經大幅度減弱,投入也在減少,「甚至有點類似于把靈魂交給別人的意味」——這很難評判對錯,但榮耀這家公司的風格,已經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化。
「現(xiàn)在的榮耀,華為味確實是越來越淡了」,這位分析人士表示。
當然,在榮耀已經連續(xù)兩個季度都掉出銷量前五的情況下,作為榮耀的新任管理層,李健在眼下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提升榮耀品牌的勢能和榮耀整體的銷量盤子,從而構建出一個向上的商業(yè)正循環(huán),從而有效助力于榮耀的 IPO 進程。
某種程度上,擁有品牌旗艦地位的榮耀 Magic 8,已經成為這一循環(huán)的支點。
只不過,iPhone 17 系列的熱銷,已經充分證明,類似于 Apple Intelligence 這樣的 AI 能力在中國市場的缺位,似乎并沒有影響到蘋果手機的受歡迎程度,至少影響很小。所以,AI 能力對于一款旗艦智能手機的產品差異化的有效助力,也正在成為一個問號。
而對于榮耀來說,這個問號,也成為 Magic 8 系列走向更廣大消費者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