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景相機,我一直是又愛又恨的態(tài)度,愛它的「先拍攝,后取景」,解決了我們普通人最大的構(gòu)圖難題,不需要去找各種刁鉆的機位,一個人就能拍出全角度環(huán)繞的拍攝效果;但也恨它的價格真的不夠親民,一套下來的價格起碼要四五千,不是真的有相關需求的用戶根本舍不得下單。
作為全景運動相機中真正的佼佼者,影石 Insta360 正要解決「不夠親民」這個問題。

今天(10 月 28 日),影石 Insta360 發(fā)布影石 Insta360 X4 Air,用更輕的機身、更簡單的操作以及更親民的定價,讓全景運動相機從小眾群體逐漸走向大眾市場。
價格方面,影石 Insta360 X4 Air 提供了 11 個版本,售價分別如下:
標準版:2399 元;
摩托車多視角套裝:3208 元;
摩托車全能視角套裝:3618 元;
全隱形潛水套裝:3248 元;
單板滑雪套裝:2718 元;
雙板滑雪套裝:2918 元;
全能創(chuàng)作套裝:3098 元;
旅行套裝:2868 元;
公路騎行套裝(分體把):3078 元;
公路騎行套裝(一體把):3078 元;
無人機視角套裝:3018 元。
那么,影石 Insta360 X4 Air 體驗到底如何?以下是雷科技的評測分享。
從外觀設計語言來說,影石 Insta360 X4 Air 依舊延續(xù)了影石全景相機的家族式設計語言,要說區(qū)別的話就是正面屏幕底下的兩個實體按鍵被「融合」成了一個錄制鍵,看起來有些類似早期 iPhone 的 Home 鍵。

更重要的是,重量的減輕能讓用戶更愿意多帶出門,一臺好用的全景相機可以說既解決了用戶自己就能拍攝第三人稱畫面的問題,也不需要像以前拍攝紀錄片一樣攜帶大量的器材。
更為重要的是,以往用戶拍攝視頻時有一個「刻意準備」的過程,且拍攝視角局限于 「固定點位」,很難捕捉到生活中突發(fā)的、自然的瞬間。比如帶孩子去公園玩耍時,若用運動相機拍攝,要么需要一直手持設備,分心影響互動;要么固定在嬰兒車扶手上,視角單一,毫無樂趣可言。
而全景相機以「先拍攝,后構(gòu)圖」的思路實現(xiàn)了「記錄行為與生活場景的自然融合」。也因此近兩年全景運動相機的熱度越來越高。

但在核心功能方面,X4 Air 還是盡可能保留完整,例如機身正面的麥克風孔位依舊采用了多層防風罩設計,搭配影石自研算法,在抗風噪性能上依舊是業(yè)界頂尖水準。
續(xù)航與充電表現(xiàn)則中規(guī)中矩。其在 8K 30fps 模式下可連續(xù)拍攝約 74 分鐘,比官方標稱少了 10 分鐘,但也足以應對單次戶外拍攝。至于充電表現(xiàn),30 分鐘可充至 65%,57 分鐘即可完全充滿。不過還是建議重度用戶額外配備一塊備用電池,以應對全天拍攝需求。
當然,如果你要說影石 Insta360 X4 Air 完全沒有缺點,那也是不可能的,受限于造價成本的降低,主體的屏幕分辨率相比 X5 有較為明顯的下滑,這會導致用戶在拍攝時難免影響自己的判斷,甚至覺得成片會不會跟屏幕顯示的效果一樣。
其次依舊是內(nèi)存卡卡槽的問題,明明自家的 Ace Pro 2 已經(jīng)將內(nèi)存卡卡槽移到了充電口旁,但 X4 Air 依舊沿用的是藏于電池倉下方,每次換卡時還得關機、拔電池、按壓內(nèi)存卡,明明可以一步完成的操作變得繁瑣不少。

而影石的鏡片可替換方案就解決了這一窘境,萬一真的刮花了,自己動手就能換,成本不高,速度也快,這個絕對是全景相機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式功能。
說回大家最關心的成像部分,雖然影石 Insta360 X4 Air 在部分外圍配置上有所閹割,但在最核心的畫質(zhì)部分依舊搭載了旗艦級的雙 1/1.8 英寸傳感器,支持最高 8K/30fps 的格式錄制,雷科技實測下來也與主流的全景運動相機幾乎無異。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影石 Insta360 X4 Air 在戶外晴天環(huán)境下,拍攝戶外風景時,路邊的樹木、水泥地板的裂縫都清晰可辨;而且或許是得益于算法上的優(yōu)化,X4 Air 的 8K 素材在邊緣銳度相比 X4 有著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在拼接處的過渡更為自然,以往全景相機常見的 「接縫模糊」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靜態(tài)拍照方面,X4 Air 目前只支持最高 2900 萬像素的 RAW 格式拍攝,相比 X4 和 X5 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實際表現(xiàn)可圈可點 —— 我們用其拍攝的風景照片,在 Lightroom 中調(diào)整 3 檔曝光后,高光部分仍未出現(xiàn)色彩斷層,暗部細節(jié)也能有效恢復。



至于成像風格上,雷科技覺得 X4 Air 更接近于 X5,尤其是在夜間場景,X4 Air 對畫面的處理方式類似于手機開啟夜景模式,即在提高畫面整體亮度的同時盡可能保留暗部細節(jié)以及對光源進行有效壓制,而色彩方面也偏向于鮮艷,更抓眼球一些。
作為喜歡騎行的用戶,全景相機對小雷來說最大的用處就是可全方位記錄下身邊的景色,但大家都知道騎行過程中的抖動是無法避免的,哪怕你的車避震再好,也不可能完全過濾掉因道路帶來的震動。


首先是機身操控被進一步簡化。唯一的錄制鍵配合觸控屏,就能完成 90% 的日常操作:短按拍攝 / 停止,長按開關機,左右滑動調(diào)整參數(shù),單擊右邊的自定義按鍵切換模式。這種簡化設計在運動場景中尤為實用 —— 騎行時單手就能完成模式切換,無需停車調(diào)整。
其次影石 Insta360 X4 Air 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單鏡頭模式,這個模式并不稀奇,可以說每款全景運動相機都有這個功能,但真正對單鏡頭模式有做優(yōu)化的產(chǎn)品并不多。
好在影石 Insta360 X4 Air 對最重要的畫質(zhì)層面做了優(yōu)化,在單鏡頭模式下其最高可輸出 4K60fps 的視頻格式,如果你有需求還可以選擇開啟超廣角模式,這時我們就能得到一個 4K60fps,且擁有 170 ° 超級廣角的畫面,換句話說這時的 X4 Air 就成了一臺擁有更大視野的 Insta360 Ace Pro 2。
而 Insta360 App 在經(jīng)過幾次更新迭代后也變得逐漸懂用戶需求。如果是純新手可直接使用「AI 一鍵剪片」功能,這時 X4 Air 就會自動識別運動軌跡、人物笑臉等高光片段,30 秒內(nèi)生成帶轉(zhuǎn)場特效和背景音樂的短片。



說了這么多,這么一臺定價親民、功能足夠成熟的全景相機真的值得購買嗎?
首先我們要捋清它的優(yōu)缺點,它并非完美無缺,但它在畫質(zhì)、便攜性與價格之間找到了精妙的平衡點,尤其適合以下三類用戶:
日常記錄愛好者:輕量化設計與簡單操作,能自然融入生活場景,幫助他們捕捉瞬間。
運動達人與 Vlogger:8K 畫質(zhì) + 防抖技術 + 隱形自拍桿,能輕松產(chǎn)出高質(zhì)量運動視頻與 Vlog。
入門創(chuàng)作者:較低的價格門檻與完善的創(chuàng)作生態(tài),是體驗全景創(chuàng)作的理想選擇。
對于追求極致夜景畫質(zhì)與專業(yè)防護的用戶,影石 Insta360 X5 仍是更優(yōu)選擇;而預算有限僅想嘗鮮的用戶,去二手市場淘一個影石 Insta360 X4 也不錯。
而影石 Insta360 X4 Air 針對的是那些注重便攜性與創(chuàng)作效率的用戶,165g 的重量更適合長時間佩戴,且影石成熟的全景生態(tài)(如 App 剪輯、配件體系)更具優(yōu)勢。
從市場格局來看,影石 Insta360 X4 Air 的推出,進一步完善了品牌的產(chǎn)品矩陣:X4 主打入門嘗鮮,X4 Air 聚焦性價比進階,X5 專攻專業(yè)旗艦,形成了覆蓋不同需求的產(chǎn)品梯隊。
這種布局讓用戶可以根據(jù)預算和需求精準選擇,也鞏固了影石在全景相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最后,讓我們總結(jié)一下影石 Insta360 X4 Air 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1、輕便易攜帶,哪怕塞進褲兜里也不會突兀;
2、畫質(zhì)表現(xiàn)不錯,一些小問題也可以通過后期調(diào)整;
3、幾乎沒有操作門檻,上手就能學會;
4、生態(tài)完善,配件好買;
5、價格親民。
缺點:
1、全塑料外殼機身在外觀和質(zhì)感上有些減分,且不確定耐用性如何;
2、缺少專門的夜景場景,極端夜景情況下的表現(xiàn)比較一般,8K 模式下的噪點控制有待提升;
3、插拔內(nèi)存卡步驟繁瑣。
影石 Insta360 X4 Air 的出現(xiàn),標志著全景相機正式邁入大眾化時代。它用 165g 的重量打破了「專業(yè)設備必笨重」的刻板印象,用 2399 元的價格大大降低了全景創(chuàng)作的高門檻的市場痛點,更用 8K 畫質(zhì)和一系列算法保證了用戶的創(chuàng)作體驗。

對于全景相機市場而言,X4 Air 的意義遠不止一款新品那么簡單。它重新定義了中高端全景相機的價值標準,也倒逼行業(yè)在性價比與專業(yè)性之間尋找新的平衡。當全景創(chuàng)作變得如此輕松易得,或許我們將迎來一個 「人人都是全景攝影師」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