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游戲有關(guān)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前兩天,在 ChinaJoy 的 N1 場館獨立游戲展區(qū),我關(guān)注到了一款以小鳥為主題的冒險解謎游戲《瑪卡之歌》。這款游戲在現(xiàn)場看起來很顯眼:試玩設備四周掛著一圈燈條和許多毛絨小鳥,下方鋪了桌布,十分引人注意,屏幕上的小鳥呈一個橢圓形,看起來非??蓯邸?/p>
展臺太過火爆,我沒排到試玩,只是圍觀了一下這款游戲的玩法??葱麄鲌D就知道,在游戲中,玩家扮演一只小鳥,依靠唱歌或飛行來探索世界,小鳥們可以發(fā)出不同音符,這些音符會變成不同顏色的光流,從而和其他物品產(chǎn)生交互,像是一條光束或者彩虹橋;游戲場景很漂亮、很有森林氣息,看起來非常治愈。
《瑪卡之歌》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玩法上很有亮點,比如剛剛提到的唱歌——在小鳥唱歌時,操作者需要考慮到歌唱的時機、方向、聲調(diào),甚至是不同的能力,才能完成一些解謎和特定挑戰(zhàn),這個玩法基本貫穿了全部游玩過程。另一方面,游戲的節(jié)奏相對沒那么快,結(jié)合很有特色的音樂,大大強化了 " 探索 " 的感覺,給人的印象很深。
從現(xiàn)場展示的 Demo 來看,這款游戲給人的感覺已經(jīng)稱得上完整和成熟了,前期指引也很體貼,還有孵蛋之類的小系統(tǒng)。我和這款游戲的美術(shù)聊了幾句,她告訴我,這款游戲的全部流程大約需要 10 — 12 小時,目前已經(jīng)完成大半,預計今年內(nèi)就能正式上線。
而且,這款游戲的大部分主創(chuàng)人員都是在讀或剛畢業(yè)的學生,團隊中也確實有不少人非常喜歡鳥類。這一點其實并不讓人意外,游戲中有著不少形象各異的小鳥,你能明顯感受到,制作團隊很懂鳥,也很有審美,這給游戲起到了很不錯的錦上添花作用。我雖然不是專業(yè)的鳥類愛好者,在某些時刻也能感受到許多出現(xiàn)的小鳥的花色、外形都有所考據(jù),這一點還是相當拉好感的。
從個人角度來說,《瑪卡之歌》或許是一款對小鳥沒那么熟悉的玩家也能體會到樂趣的游戲,很好看,同時也比較好玩。唯一讓我稍微有些擔憂的是,這款游戲看起來有一定的敘事內(nèi)容,我希望它的正式版可以依然保持良好的節(jié)奏。
我以前曾經(jīng)接觸過如《Alba》《とりおっち》之類的 " 觀鳥模擬器 " 游戲,這些游戲的大部分玩法集中在探索、尋找、記錄和認識鳥類上。雖然體驗感也很美好,很適合鳥類愛好者,但是不少人在現(xiàn)實里就很難體會到 " 觀鳥 " 的樂趣,也很容易因此對游戲失去興趣。
在我看來,不管是現(xiàn)實里 " 觀鳥 ",還是玩小鳥題材的游戲,最吸引人的始終是一種貼近生活的探索感。小鳥是一種很奇妙的生物,它很輕捷,不只生活在森林里,也會密集地出現(xiàn)在城市中,我們和它們共生,但是對于它們來說,人類的邏輯總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