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豪華汽車品牌捷尼賽思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宣布,第二屆捷尼賽思藝術門廊展(Genesis Facade Commission)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由 Jeffrey Gibson 創(chuàng)作的《動物故我在》主題作品組成,將持續(xù)展出至 2026 年 6 月 9 日。捷尼賽思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多年的合作伙伴,本次主題展覽也開啟了雙方合作的新篇章。
捷尼賽思藝術門廊展于 2024 年設立。自 2019 年起,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便在第五大道外墻推出當代藝術項目。捷尼賽思藝術門廊展以此為基礎,每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邀請一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全新的主題作品,希望以此來激發(fā)公眾與藝術界之間的靈感交流。
去年著名當代藝術家 Lee Bul 在此展出,今年 Jeffrey Gibson 也帶來了四件全新的青銅雕塑。他曾代表美國參加第 60 屆威尼斯雙年展,其作品將抽象主義、圖案、不同材質的創(chuàng)作素材以及文本融為一體,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賦予作品全新的表現(xiàn)力。
這是 Jeffrey Gibson 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青銅材質進行創(chuàng)作的大型作品,每件雕塑高約三米,在材料運用上采用了新的嘗試。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融入了木頭、珠飾與織物等元素,將有生命力和無生命力的元素相結合,并用動物造型來表達,營造出了獨特的質感。四件作品分別描繪鹿、郊狼、松鼠與鷹,這些動物分別生活在 Jeffrey Gibson 位于哈德遜河谷的工作室周邊以及大都會博物館所在地中央公園。
本次展覽主題《動物故我在》取自法國哲學家 Jacques Derrida 在 2002 年出版的著作,探討生命萬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作品借此呈現(xiàn)動物如何被迫適應人類環(huán)境,并邀請觀眾思考它們的遭遇以及能帶給我們的啟發(fā)。同時,該作品也強調關注哈德遜河谷的自然景觀與中央公園的城市生態(tài)。
Jeffrey Gibson 是密西西比喬克托印第安部落成員,同時擁有切羅基族血統(tǒng),被視為當代原住民藝術與文化的領軍人物。他曾在美國、德國與韓國成長,憑借多元的文化背景,創(chuàng)作涵蓋繪畫、行為、影像與策展等跨領域作品。他的藝術著眼于人際關系與集體認同感,常融入原住民美學和傳統(tǒng)材料,探索抽象主義、文本與色彩的全新表現(xiàn)方式。此次在博物館主入口展覽的雕塑,表面覆有仿佛珠飾與紡織品般的銅質紋理,將原住民視覺傳統(tǒng)中的獨特紋樣,深刻烙印于青銅之上。
現(xiàn)代汽車藝術總監(jiān) DooEun Choi 表示:" 第二屆捷尼賽思藝術門廊展,讓觀眾能夠感受 Jeffrey Gibson 所描繪的生命、自然與城市之間更深層的聯(lián)系。這些全新作品延續(xù)了藝術家長期探討的文化多樣性與共生價值,并不斷引發(fā)新的思考與討論。"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 Max Hollein 表示:"Jeffrey Gibson 是他這一代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也是原住民藝術領域的先行者。他的新作延續(xù)了他一貫的創(chuàng)作方式,善于運用別具一格的材料,并以全新的形式加以演繹,從而探討那些常被忽視的歷史與自然世界。我們很高興能借第二屆捷尼賽思藝術門廊展,能讓他的大型雕塑作品亮相于大都會博物館標志性的第五大道外墻上。"
為慶祝展覽開幕,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于 9 月 15 日舉辦一場名為《與 Jeffrey Gibson 的夜晚》的藝術家座談會,深入探討他的創(chuàng)作歷程并解讀此次新的作品。
捷尼賽思藝術項目(Genesis Art Initiatives)將繼續(xù)深化與全球頂尖藝術機構及先鋒藝術家的合作,推動與世界更深層的文化交流。其中,在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舉辦的捷尼賽思展覽《Do Ho Suh: Walk the House at Tate Modern》將持續(xù)至今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