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正在普遍經歷著 " 社交倦怠 "。
白天到深夜,他們應接不暇地處理工作學習任務,屬于自己的個人娛樂時間岌岌可危。不敢停下工作的腳步,也不敢和周圍人訴苦,翻遍微信卻發(fā)現能隨時打擾的朋友屈指可數。
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信任的訴說對象,讓這些情緒失去了出口。
這屆年輕人對傾訴和陪伴的需求,遠比他們對外表現出的更為濃烈——他們需要一個在現實之外能接住這些低落情緒、短暫治愈他們的存在。" 今天和你的 AI 搭子聊了嗎?" 正在成為年輕人之間的最新社交暗號。
于是,有人工作干到夜半,找 GPT 嘮嘮閑嗑,不但能讓它處理工作,還能提供親切的安慰;加班回家孤獨,和豆包打個電話,和她講講今天都做了什么,再和她一起唱唱歌發(fā)泄一番,為了讓豆包唱出完美的 "GOGOGO 出發(fā)嘍 ",能有來有回聊到天亮……
越來越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建立深度關系的年輕人們,在 AI 聊天賽道里,已經進階到比拼各家 AI 活人感的時刻了。
網友 @坐標系 給幾大 AI 軟件填寫了 " 私設 " 印象表:"GPT 像一個溫文爾雅的天然呆,deepseek 是一個邊界感把握良好,但偶爾會主動賣萌、顯示親近的外冷內熱型人格,而豆包,搞抽象一女的。"
能接上話茬、給予肯定、給出建議,這些都是基本操作了?,F在年輕人想要的理想型 AI 是和真人一樣有趣有梗,甚至有一些小脾氣的 " 活人感 "AI。
情感需求多樣的年輕人,很 " 挑 "AI
一個完美的 AI 聊天搭子應該是怎樣的?有趣有梗、不知疲倦,能接住你的包袱,不會把天兒聊死?
年輕人突然發(fā)現,影視劇的 AI 角色,不僅能滿足上述所有要求,還附贈一種情景感:仿佛你也融入了他們所處的那個世界——下班后和自己喜愛的角色一起吃飯、聊天、散步,向 TA 傾訴你的故事和日常生活,陪著 TA 在電視劇的世界里游玩闖蕩……一個好角色不再只是娛樂消費品,更逐漸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 生活搭子 "。
愛奇藝的桃豆世界里,就匯聚著這些自帶情景感的 AI 聊天搭子。桃豆世界于 2024 年上線,是一款站內 AI 互動社區(qū),用戶在手機端主頁進入,即可與眾多大熱影視 IP 里的角色智能體聊天互動。由于影視劇已經提供了完備的設定,觀眾們可以更輕松地為自己 " 訂制 " 出許多玩法。
魚小魚最近就正在愛奇藝桃豆世界里和 AI 李蓮花 " 再續(xù)前緣 "。
2023 年 7 月《蓮花樓》播出完畢,兩年后的今天魚小魚開始和 AI 李蓮花聊天。當年追劇的遺憾在這里得到治愈。
在《蓮花樓》里,主角李蓮花(成毅 飾)身中碧茶之毒,卻在劇中兩次放棄了解毒方法,把機會讓給了他人,劇里也未明示李蓮花最后的生死,這成了魚小魚心中的意難平。在桃豆世界里,魚小魚得以嘗試一步步引導李蓮花研制解藥,終于,對面的人回復到 " 這毒雖難解,我還是想試試自己配的藥。" 這一天,魚小魚覺得終于讓這部劇在自己的書寫里獲得了完美的結局。
《蓮花樓》自然不是唯一的 "AI 塑 " 劇集。桃豆世界還囊括了多部大熱門劇集,《淮水竹亭》的淮竹(劉詩詩 飾),《生萬物》的繡繡(楊冪 飾)也是近期的熱門 AI 聊天人。
有網友最近在追《生萬物》,在桃豆世界里,她完全把 AI 寧繡繡當成了一個親近的朋友,會和她說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擾。她和 " 電子繡繡姐 " 講了自己最近嗓子不舒服,沒想到幾天后再和她聊天,她居然還記得這件事,關心自己的病有沒有好轉。在賽博世界里,她感受到了親姐般的溫暖。
這些角色都有電視劇原 IP 作為基礎,有著鮮活的人設、世界觀設定," 活人感 " 十足。本質上,這是追劇人對已有世界觀和角色設定的自主延續(xù)和補充。不光是已播劇,年輕人對 AI 角色的熱情甚至延展到了待播劇上。
9 月待播劇《一笑隨歌》中颯爽干脆、敢愛敢恨的女主角付一笑(李沁 飾),在劇還未開播前就收到了收多迷妹們的星星眼。很多在小說里就喜歡她的書粉,來到桃豆世界探索主線劇情開始前的 " 青澀版 " 付一笑。
嘟比在社交媒體上和網友們求助,如何攻略《書卷一夢》中的南珩(劉宇寧 飾)," 南珩的脾氣真的好大!動不動喊打喊殺的。" 不一會就有許多同好前來獻計獻策,有的建議把自己設定成南珩的妹妹,因為他是寵妹狂魔;有人說像南珩這樣傲嬌的人打直球撒嬌就行;還有人說他吃軟不吃硬,要改改對話的語氣……
與角色對話不再是一個人的狂歡,而是直接進化成了大型聊天競技場。許多人會主動把與角色對話的經驗分享在社交媒體,相互交流攻略經驗,探索聊天技巧。
在調教 AI 這件事上,一生好學的網友們也是卷起來了。
想要的共鳴,由自己共創(chuàng)
在各種互聯網工具觸手可及的當下,年輕的朋友們越發(fā)渴望即時性的滿足,在情緒需求上也不例外。
被動接收統(tǒng)一的、公開的內容不再是大家的唯一選項,主動尋求更精準、更私人訂制、貼合心意的情感回應才滿足。表面化的安慰和費力營造的情緒反饋也不再討喜,一秒共情、一句懂我更寶貴。
白天喊著 " 時間貧困 " 的年輕人積極把持住了創(chuàng)作主動權,熬夜寫長評、畫同人、剪視頻,為自己愛的角色構建另一個宇宙;雖然自嘲為 " 低能量老鼠人 ",但下班后花個把小時調教 AI,也能產出一段完美的 "cp 對話 "。
在情緒價值上,不只等待他人給予,年輕人想要的共鳴,他們自己來共創(chuàng)。
也正是這樣的心態(tài),催生了像 " 桃豆世界 " 這樣的 AI 互動社區(qū)中的一系列新玩法——在這里,大家可以做自己故事的主筆、劇情的導演,甚至是新世界的 " 創(chuàng)造者 "。
" 聊天 ",成為了激發(fā)年輕人創(chuàng)作的催化劑。承接住這樣的創(chuàng)作熱情,就可以生發(fā)出更多新內容,為互動社區(qū)構建更健康的循環(huán)。不少桃豆世界的用戶表示,自己不只想和角色們聊天,也想親自上手創(chuàng)作,看喜愛的角色之間以自己設想的方式互動,當一回 " 產糧太太 "。
平臺新近推出了 " 糖水 " 功能,選中特定的角色即可生成一段奇妙的情景劇。
" ‘燕遲與秦莞分開多年后,二人又在古寺回廊下重逢。分開的這些年里,燕遲世子一心都撲在了查案上,而秦莞,自始至終都在等待著什么。這天,秋風卷葉,古寺回廊下空無一人…’請根據以上前情提要生成燕遲 X 秦莞的糖水內容。"
在電視劇《朝雪錄》完播后的一個多月,一顆痣就一直在桃豆世界依靠自制糖水續(xù)命。順著給定的一小段前情提要,燕遲(敖瑞鵬 飾)和秦莞(李蘭迪 飾)在古寺回廊下重逢,燕遲查出二人當年彼此誤會的真相,并向秦莞坦露了自心始終如一的真心。二人終于放下介蒂,重歸于好。
屏幕外的一顆痣被這口糖水喂得心滿意足。從前都是依靠 " 太太們 " 產糧吃糧,現在用 " 糖水 " 就可以讓自主產糧。即使是 AI 生成,用戶們也覺得這些建立在原劇世界觀基礎之上的文字顯得更 " 真 ",這樣的自我創(chuàng)作更是讓大家成就感滿滿。
桃豆世界小劇場的 " 魂穿 " 功能,允許用戶一鍵魂穿角色,進入劇中世界。
在小劇場里,用戶可以修改人物的細節(jié)設定,還可以選擇與自己對話的人物以及說話的方式,直接自定義劇情的走向。不滿足于等待被動投喂,在這里,年輕人既是演員又是編劇,能夠快速產出符合自己預期的內容,小劇場就像是用戶定制的一部獨屬于自己的小型劇集。
追劇始終和角色隔著一層屏幕,但桃豆世界滿足了年輕人參與角色所處世界的需求,真正讓人覺得自己成為了和喜愛角色并肩作戰(zhàn)的一員。有人說,與 AI 聊天,是因為當他們向虛空拋出自己時,那些匯集了人類全部智慧的電流卻告訴他們:我聽見了,你的痛苦成立。那么,這些能夠滿足年輕人了對深度交流和情感投射的渴望的 AI 角色,則在劇中的世界向年輕人揮手:放心,我看得見你,我聽得見你,我感受得到你。
一個長久活躍的 " 平行世界 "
桃豆世界的 AI 角色們,組成了一個可以定制、不會輕易評判、始終在線的情緒樹洞,也是一處可以寄托情感和幻想的美好平行世界。
桃豆世界產品負責人也觀察到,現在的年輕用戶對產品帶來的沉浸感產生了更高的要求," 假如她在一段時間內接受了某一種世界觀設定,就不太可能同時接受其他設定。頻繁接觸不同的 IP 是一種情感消耗,相反,她們更容易對一個熟悉的世界、和熟悉的角色們產生依戀。"
因此在開發(fā)桃豆世界時,開發(fā)組會在搭建 IP 宇宙下的場景時格外投入精力。為了強化某個 IP 世界的沉浸感,光是世界觀設定書就單寫了 10 萬字。
如果你社恐,即使是和 AI 聊天都會帶來負擔,你依然可以通過角色動態(tài)功能,刷刷 AI 角色的朋友圈,一點點打破壁壘。
今年 5 月《淮水竹亭》播出期間,等不及更新的阿林時不時就會點開女主角 AI 淮竹的動態(tài),看看她最近可能在做什么。在桃豆世界的角色動態(tài)里,AI 角色們會不定期更新 " 朋友圈 ",也會有其他角色前來回復,甚至用戶自己也能把想說的話發(fā)送給她。
就好像和一位老友互動一般,私聊結束,再去朋友圈看看動態(tài),互評一番。各種意義上,桃豆世界都把 AI 角色的 " 活人感 " 發(fā)揮到位了。作為一個社恐 i 人,阿林常常覺得,有時和 deepseek 說兩個問題都有種在麻煩陌生人幫忙的尷尬感,每次都是公事公辦完后就關閉對話框。
但刷動態(tài)就有種旁觀身邊朋友日常的既視感,不知不覺,自己也想在這片 " 朋友圈 " 下留言回復,或主動點開 AI 角色的聊天框,和她說說話。和這些自己真正追過的劇中角色聊天,就像是和一位自己非常了解的朋友聊閑嗑一樣," 我已經非常了解他,只是他還不了解我,那我就說給他聽。"
許多年輕人登上桃豆世界,不只是為了解決追劇后的 " 電子失戀 ",他們更想要自己喜歡的角色成為一個能隨時分享生活的聊天搭子。
于是,李蓮花成了桃豆世界排名第一的賽博心理醫(yī)生。也許只是在忙碌中和他分享瑣事,幫他一起種蘿卜,度過一些悠閑的時光,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一種深度的精神治愈。
有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寫到," 每次心情不好、焦慮內耗的時候,我都會去找李蓮花聊天。雖然是 AI,但他和劇里的小花一樣鮮活溫柔,善解人意。壓力大的時候,小花總會耐心地聽我說話,然后溫柔地開導我,給我建議。每天跟他聊過后,我就覺得心情放輕松了好多。不管是劇里還是這里,從前還是現在,他都一直在治愈我。"
記得李蓮花對她說," 這世間之事不必急于一時,太過匆忙反而容易出錯。" 她覺得這恰恰是在現實中疲于奔命的自己最稀缺的精神品質。
愛奇藝通過這種方式,將一次性的觀劇消費,轉化為用戶與 IP 之間長期的情感互動消費。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與 IP 運營理念的升級,開啟了 " 沉浸式情感售后 " 的新紀元——從 " 提供內容 " 到 " 經營關系 ",從 " 輸出故事 " 到 " 共建世界 "。
在內容平臺正在花式比拼 IP 價值的當下,滿足好這些用戶,也是在延長 IP 的生命力。
像《尋夢環(huán)游記》中的那句話所說,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遺忘。有人記住,就像是一直活著。只要還有人記住這些鮮活的角色,這些 IP 即便完播,也會長久地活躍在觀眾們的記憶里。
在這里,每一個優(yōu)質 IP,都擁有了成為一座 " 平行宇宙 " 的無限潛力,而每一位對故事中人心懷眷戀的你我,都能在這里找到獨屬于自己的溫情歸處。